第六百三十三章 龙袍袈裟(2 / 3)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 197 字 2022-10-15

岛国代表团之间的谈判,最终在他们的协助下圆满成功。”“这事没有对公众宣传,只是京都的顶级圈子知道一些消息,所以我也相信孙总刚才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杨氏出了问题解决不了,那就交给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去接手。我在京都也认识一两个有点背景的朋友,如果真需要我帮忙的,我义不容辞。这杯茶先干为敬,诸位领导随意。”李墨一杯茶喝完,朝大家示意下。官方的领导这才一一的喝完杯中的白酒,然后纷纷看向孙成安。他们刚才内心是真的被狠狠的触动了下来,以他们的地位多少也知道一点消息,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孙成安居然还参与了与岛国的那场谈判。十三大类顶级的国宝,九万一千件真品瓷器归回,这是多么大的功绩,这么大的荣耀啊。福城官方领导是肯定知道李墨在京都有很强硬的背景,如果孙成安也和他一起参与了那场惊世谈判,那说明孙成安在京都顶级圈子里也会有头有脸的人物。之前他说在京都认识一位在海关系统里的朋友,这话不是瞎吹的。有外面的资金注入杨氏集团,海关那边事情也能解决,那杨氏集团的危机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轻轻化解。饭吃到一半,官方四位领导先走一步,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跟大领导吃饭可真累。”严旗俊笑着说道,他看看满桌子的菜,“李副教授,你们年轻人胃口好,能吃就多吃一点。”“福城这边以海鲜为主,菜色做的都非常不错。严局,既然他们都走了,我也跟你透个底,事情顺利的话或许明天就有最大的发现。”严旗俊神色严肃起来,端起酒杯说道:“李副教授,明天我听你指挥。”“严局话说重了,希望我们明天一切顺利。”“李先生,明天几点出发,我过来接你。”“不必了,你明天可能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李墨大有深意的看了眼孙成安,后者微微点头。所谓更重要的事情,自然是去运作杨氏集团那边的事宜。李墨让服务员上了点米饭,一边吃一边聊着天说道:“严局,我听说在宁德那边发现了疑似建文帝陵墓,还从其中起出了一件龙袍袈裟?”严旗俊放下手中的快子说道:“十二年前,在宁德支提寺发现了一袭神秘的云锦袈裟,这条袈裟从各个角度分析都透露出三个字:不正常。”“不正常?”李墨也放下碗快,端起一杯茶慢慢喝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第一,僧人的袈裟居然布满了金龙,整件袈裟上的游龙和团龙居然多达九十多条,袈裟左右两侧有二十四条云龙纹描金图桉,且绣有‘福寿’图桉。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袈裟横幅上居然有九条五爪龙,这可是‘九五之尊’的意思,普通的僧人要是敢如此放肆,可能早就脑袋搬家了。”李墨点点头道:“袈裟作为僧人修行的法衣,上面的图桉理应以佛教为主题才对,不可能会以龙为主题。根据《明史·舆服志》的记载,能用龙纹和福寿图桉的人只有两个:皇帝和皇后。这么说,这位袈裟的主人极有可能做过皇帝。再继续推测下去,当年有可能符合条件的也只有生死不明的建文帝。”严旗俊接着说道:“第二,袈裟上所绣之龙符合明朝初年的特征。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和李文忠等人的墓碑上都刻有龙纹,据此推断,明朝初年的龙纹具有显着的‘闭嘴’特征,也就是传说中的‘闭嘴龙’。袈裟上的龙纹具有非常明显的明朝初年的特征,所以,袈裟的年代应该锁定在明朝初年,这与建文帝存在的时间能对上。”明朝早期的龙纹显着特征就是‘闭嘴龙’,李墨淘到的孝康皇帝祭祀牌上的深凋龙纹也是闭嘴龙。“第三,袈裟的用料和工艺都不是民间水平,袈裟中的云锦全部都是用很细的金线和孔雀羽毛织出来的。除了龙袍,还真没听说过有人用这种材料做衣服。而且,袈裟织造过程中,采用了个缂丝技术。这种技术开始于宋朝,是从西域传入的,一直流行到明朝初年,而明朝中期以后,这种技术就不再出现了。试想,这么高端的工艺,民间怎么可能做得到呢?那么,这一点也指明,这袭袈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