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终结(2 / 3)

唐奇谭 猫疲 238 字 2022-06-08

前再怎么准备充足,他们所能够渗透和发挥影响的,主要还是集中在海东的中南部和沿海地区;对于刺探北地的投入力度就相形见绌了。

而无论如何扶桑人都是外来的入侵者,占据海东之地也不过数载光景;再加上大将军府,并不能完全约束联军中那些藩兵,在地方上的烧杀掳掠之举;在治理地方的根基和人心依附上先天不足。

因此,才勉强在良州境内,以王京为核心的十多郡,维持了一个傀儡公室的小朝廷,以为间接统治和树立一个长治久安的榜样。说实话,这种幕后操控的间接模式,一度也吸引了不少公室旧属。

因为,相对于过往公室在王京,白衣会议上订立的藩属名分,扶桑人看起来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治权柄和行事便利。然而,随着北地行台的步步紧逼,眼看扶桑人最后的体面都维持不住了。

毕竟他们渡海而来不是为了做善事,所求的还是占据海东之后各种各样的利益。因此,当扶桑人在战场上屡屡受挫,乃至出现了军计困难之后;这种暂时相安无事的假象,也再也没法维系下去了。

于是,他们开始撕破脸皮,穷索于地方上那些,已经降服和归顺的本地世臣、藩家;不吝于拷打催逼的手段,甚至抄掠对方的家门。乃至王京小朝廷的公室所属也不能例外,被要求破财襄助军资。

而当他们哭诉于那位,往日里几乎沦为摆设的公室之主,希望扶桑人能够稍加收敛。对方却没有任何的反应和理会,反倒是扶桑人充任的公室管领,出面安抚了一干众人,信誓旦旦的要给个交代。

然而回头过来,就在也没有任何的下文了。反倒是甄萱为首的公室将领,私下奉命带兵上门,直接或是间接好好交流/警告了一番。因此在传说北地行台军,已经收复了五小京之四——金海京之后。

王京城内的诸多官宦豪族、门第人家,也暗自掀起了一波外逃避祸的风潮。但是这一次,扶桑人连表面的功夫都懒得做了。先是实行宵禁和戒严封闭诸门,再以捉拿北地奸细为由,大肆捉捕下狱。

然而经过此事,甄萱也终于意识到,扶桑人在海东的统治,也许未必如他们所宣称的那么牢靠了。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已经与扶桑人捆绑的太深了;作为榜样的名声也早已经被宣扬在外了。

事实上,就算是扶桑人战败了,只要他们尚有余力,也有退回本土修养的机会。但是对于甄萱为首被扶桑人,这些亲善和附和扶桑的本地人士而言,就是不折不扣退无可退的噩梦与人间炼狱了。

因此要说这世间最为痛恨,北地行台以及那位公室世子的人物中,当属甄萱这个本地人士了;为什么当初她不能乖乖的就范,或是籍没无名的死在山中呢?非要出来组建行台称据北地,徒多生事?

就算是称据北地,那也应该历经数年到十数年,梳理内部和休养生息;并因此形成南北对峙拉锯之势。这样也是他们这些归附南方公室的臣下,在扶桑人眼中得以大用、博取荣华富贵的莫大契机。

哪有像对方这般,上半年还在疲于奔命的流亡;下半年就轻易击破那些,扶桑人刻意扶持出来各方割据势力。强行统合起数万大军,发动了南下反攻之势;这也是在太过匪夷所思和违背常理了。

但是,再怎么违背常理,甄萱也不得不为自己日后打算了。他固然是绝不可能指望,获得北地行台的宽赦,但是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场南北对阵的局面,得以维持的更加长久一些。

这也是他们这些,南方公室所属的臣下、将领,得以维系自身权位和存亡的唯一出路了。事实上,在他领军出阵之前,就隐隐听到了某种风声,扶桑人有意解除武装和遣散,他麾下的这些人马。

理由是其中许多人,出现了士气动摇和人心惶惶,乃至暗中逃亡的迹象;因此对于扶桑人已经不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