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宋志远的惊叹(2 / 3)

最强大唐 便衣佛陀 5903 字 2020-02-08

濒临死亡的时候,面对死亡的压力帮助他完成灵魂与肉体的百分百融合。

所以,也就是说王大锤现在真的成了王大锤,从内到外成了一个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人。

“你大爷的,你就不能提前透个底?真是吓死人不偿命。”王大锤有气无力的嘀咕一句。

爬起来,让丫鬟给自己烧了热水,痛痛快快的洗了一把,王大锤才重新焕发活力。

他感觉自己身轻如燕,整个人都像是脱胎换骨了,就像是被太上老君在炼丹炉里锤炼了一番。

为了给自己压惊,也为了庆祝自己脱胎换骨,王大锤诗兴大发立刻拿起纸笔写了一首诗。

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涂鸦,却给自己惹来天大的麻烦事。不过此时此刻的王大锤,正在兴头上哪里会想到那么多。

写完以后随手一扔,根本没有当回事,这都是现代人容易犯的错误,思想言论自由,根本不会想像一首诗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

“这小子,竟然将先生写的东西随手乱扔。”王大锤的母亲张翠花收拾书房的时候,将王大锤扔到桌底下的诗给捡了起来。

顺带还捋了捋,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宋志远落在王家的一本书里。

第二天,宋志远照常按时来给王大锤上课,今天特意从家里还给王大锤带来了自己启蒙时用过的几本旧书。

为什么昨天来的时候没有给王大锤带呢?是忘了吗?当然不是,之前他答应教王大锤读书只是为了那丰厚的报酬。只打算应付应付了事。因为他听说有钱人家的孩子一般都不咋喜欢读书,所以也就不但算真的把自己当做王大锤的先生。

不过,昨天第一次上课,王大锤给宋志远的印象还不错,不但没有想象中富家子弟的纨绔之气,反而有点读书人的态度。而且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大锤比一般孩子成熟懂事,是一块读书的好材料。

“大锤,今天为师给你带来了为师以前启蒙的书籍,希望你用心的读一读。”宋志远看着端端正正坐在自己面前的王大锤,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

“谢谢,老师!学生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王大锤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宋志远笑了笑,拿起一本书说道“那就好,今天我就从《百家氏》开始教你,这样一边学习认字一边让为师顺便给你说一说各个姓氏的由来,以及现如今我朝的几大姓氏,避免以后得罪惹不起的豪门大户。”

王大锤心想这个《百家氏》这本书好像是成书于宋朝,怎么现在出现在了唐朝,看来这个世界与历史上的朝代并不完全一致。

“《百家氏》这本书对于你这样的孩子来说是一本启蒙教育的不二选择,因为根据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历史知识,从而通过这些了解我们现在的世界。”在开始讲课之前,宋志远大概给王大锤讲了一下学习《百家氏》的目地。

王大锤心说《百家氏》自己可一点不陌生,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百家氏》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氏》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氏前四位。

所以他很好奇,现在宋志远教给自己的这本《百家氏》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