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九九 一些经验(2 / 4)

西班牙无法使用的。

而作为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别说大工业生产的工业制品,就连封建经济体系中的手工业产品西班牙都无法做好。

这意味着西班牙的殖民地严重依赖帝国、英法等欧洲国家,经济对外依赖越多,受别的国家影响也就越大。显然,除却西班牙之外的任何国家,都是乐见西班牙殖民地独立的。

而除了对外贸易的缘故,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殖民地的政治架构,大种植园经济是殖民地普遍存在的,这其实就是一个个的地方诸侯,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统治很依赖地方豪强,很长时间里,西班牙在殖民地的正规军不超过两千人,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在面对外敌入侵,比如当年李君威经略美洲,这些地方豪强会同仇敌忾的与帝国作战,反抗帝国的军事进入。为了对抗外部威胁,这些地方豪强会旗帜鲜明的尊崇西班牙国王这个能把各方势力联合起来的封建君主。国王会被当成保护神。

但是当进入和平状态后,这些地方豪强就会把本土的国王视为破坏者,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受到国王的控制,国王又成了吸血鬼。

因此,西班牙既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海军来对付奥地利帝国,同时也需要一支精悍的陆军在弹压殖民地的独立主义倾向。

两日后,腓力五世正式提出了合作,只不过,李昭誉与腓力五世在一个小问题上产生了争执,那就是西班牙人派遣何人为军事合作的代表。

李昭誉原本不想干涉腓力五世的决断,但是这个家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他竟然要派一个唱歌的主持这项工作,只因为这个家伙可以用优美的歌声让他安静下来,用华丽的辞藻满足腓力五世的虚荣心。

只不过李昭誉不惯这个毛病,东方同盟会议中,李昭誉就已经吃了亏了。

南洋那些国家,在发现由李昭誉担任会议主持之后,也派遣本国的王储、王子之类的前来洽谈,本质上是为了拉近与帝国皇室的关系。

可问题在于,大部分的家伙都是不学无术之辈,在谈判中让他们担责,只会起到反作用。

而李昭誉在东方同盟会议中学习到了两个经验,而这两个经验听起来是恰恰相反的。

第一个,专业的事最好让专业的人来做。

第二个,专业的事最好让不专业的人来决定。

前一个经验可以保证效率和谈判的成功率,而后一个经验则有利于谈判更符合帝国的利益。

就比如这次与西班牙军事合作,李昭誉要求西班牙挑选海军和陆军的将领加入谈判委员会,但是那个歌喉动人的宠臣,一定要成为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长。

在关键的时候,一笔回扣,就能让那位宠臣为帝国一展歌喉。如果这个位置上的人太专业,太有立场,反而不太好办了。

李昭誉为了不影响国联会议的召开,因此要求前期的意向谈判的时候,进行保密。

但是这对西班牙来说,尤其是对腓力五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实际上,双方谈判人员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在塞维利亚弄的人尽皆知了。

而李昭誉获得意外收获则是,两国的军事合作,促进了国联会议的顺利召开。

腓力五世投桃报李,邀请了一些帝国外交官员来布置会场。

会场的树立国旗暂时被取消,各国拿出各国国旗,统一由休达的一家绣坊制作标准的国旗和等齐的旗杆。

李昭誉派人监督了国旗的制作,所有旗帜的大小,厚薄乃至重量都是一样的。

而这些国旗会在国联会议落幕的时候,进行使用。

在国联会议期间,一律不悬挂国旗,各国代表的桌子拼成圆形,每个国家把国旗挂在桌前,用于表明身份。

发言顺序,入场顺序普遍采用抽签的办法,公平公正,但是也出现问题,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