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三 待遇(2 / 3)

是在元首首任执政官的时候建立的,当年他何文希就是其中一员,在建国之后,李明勋担任元首,侍从室中的老人都是得到了提拔,大量进入情报安全、行政机构和国有企业,而现在各主要部门都有自己的晋升体系,元首的侍从室则是为其自己服务的私人机构,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个即将入主中原逐鹿天下的当口,元首要更有力的掌握合众国呢?

“是,阁下,我这就吩咐下去。”何文希没有提出反对,回了一句,便是离开了。

常阿岱乘坐海军的舰船抵达了登州,但是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觐见的机会,他先是被安排在青岛的一家酒店内,可以在安全局的人陪同下近乎自由的行动,然后常阿岱申请前往青州一观,也得到了批准。

常阿岱是很清楚的,决定盛京城中关外八旗待遇的除了本身的筹码,就是如今的大局了,关外八旗的筹码不多,一支装备一般士气低落的军队,一座年久失修不甚坚固的盛京城,一条早已被断了七七八八的退路,这些筹码根本不可能争取到好的待遇,但满清与合众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就不同了,如果大清占据上风,合众国必然想尽快尽早的解决辽东,反之,关外八旗则是可有可无的。

不要说常阿岱,就算是满达海对山东战场的形势也不是很了解,京城的兵部照例给盛京送去塘报,但都是报喜不报忧,从去年开始,每个月的塘报上都有‘斩首一千、招抚八百’之类的讯息,但满达海等人都是清楚,这些已经信不得了。

在临朐城,常阿岱看到了士气高昂的军队,作为向导的一支陆军小规模骑兵就能在这个时节带着常阿岱沿着青州周围转了一圈,两天时间便是回到了原地,甚至还看到了青州城头飘荡的正黄旗大纛,这足以证明,那些报纸上说的不错,大清在青州的二十万大军只能控制青州及其周边不到五十里的范围。

回到青岛的常阿岱参观了这座城市,烟筒高耸,黑烟弥漫的工坊区里,常阿岱看到了陆军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那好像一只巨大的怪兽,钢铁被吞进去,很快就变成各式武器和弹药。

还有忙碌的码头,以百计数的商船停在港口之中,码头卸下来的是海南的铁锭、台湾的钢条、九龙的廉价稻米、婆罗洲的食品油,济州和大本营送来战马,没一艘卸货完的船舶,吃水线都会上升许多,常阿岱从未见过如此壮丽的场景,但是他很清楚,这才是实力,是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大势。

“不要幻想太多,我们不算什么,如果真的拥有,全凭汉人施舍。”他还记得,离开盛京城前,父亲满达海从喇嘛庙回来,语重心长的对自己说了这段非诗非词的话语,这一刻,常阿岱终于感同身受。

常阿岱向招待自己的人提出尽快的见到李明勋,说着能决断盛京局势的人,而他也很快如愿,与在周边游览时候穿着汉人衣服时不同,在得知李明勋愿意见自己,他拿出了自己作为大清固山贝子的服饰,郑重的前去见李明勋,或许这一刻,这个年轻人想要表现的更为强势一点,以免被认为败军之将,可随意欺辱。

他想过李明勋会见自己的地点,那应该是朱墙金瓦,金碧辉煌的行宫,会有成队威武的士兵,那个男人会高坐在御座上,威严而高高在上,自己则要据理力争,但当他来到郊外的别院时候,却是有些失望,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威风仪仗,这里就好像一个地方乡绅的别院,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平无奇,来往其中的除了少数的侍女,大部分都是与招待自己的人一样,属于侍从官。

常阿岱在出盛京之前,曾经暗暗发誓,在达成协议之前,宁死也不会向任何一个汉人下跪,哪怕是李明勋,但一切出乎他的预料,在来之前,只有一个侍从官提醒他说汉语,不要冒犯,根本无人教授其礼仪,而进入这座简朴房间之后,也无人让其下跪,那个坐在书桌后面的中年男人,甚至让侍从送上一杯茶。